2016年6月7日 星期二

【屈原塔】




楚人悲屈原,千載意未歇。
精魂飄何處,父老空哽咽。
至今滄江上,投飯救飢渴。
遺風成競渡,哀叫楚山裂。
屈原古壯士,就死意甚烈。
世俗安得知,眷眷不忍決。
南賓舊屬楚,山上有遺塔。
應是奉佛人,恐子就淪滅。
此事雖無憑,此意固已切。
古人誰不死,何必較考折。
名聲實無窮,富貴亦暫熱。
大夫知此理,所以持死節。


蘇軾


蘇軾 在寫《屈原塔》時是嘉佑四年(公元1059年),他當時是23歲,距屈原離世1337年,蘇軾那時正是青年才俊,意氣風發,兩年前已考取功名成為進士,是年冬天他陪父親蘇洵入京,途經忠州南賓縣(即今四川豐都),看到這個與屈原毫不相關的地方竟建有一座屈原塔,驚訝之餘寫下了《屈原塔》這首五言古詩。詩分三段:前八句寫端午節投粽子賽龍舟的習俗,與屈原的關係,中八句推測「屈原塔」的來歷,後八句讚揚屈原不求富貴,只求理想的志節。相比楚地的民俗民風來說,更能觸動蘇軾的是屈原那深入人心的精神品格。這詩的寫作特色是着重追溯屈原史詩式的愛國精神,投粽子和競渡龍舟不只是湊熱鬧般的民間活動,而是祭祀與追懷愛國詩人的真正儀式,伴有“悲”、“哽咽”、“哀叫”等強烈的情緒活動;屈原慷慨赴死之決絕比對世人感懷紀念,富貴之短暫比對流芳萬世,終以「大夫知此理,所以持死節」一氣貫之,屈原持志之高潔與蘇軾自己的無限景仰之情,都顯露無遺。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